【医疗科普】预防热射病丨“热死了”不再是一句玩笑话82
发表时间:2025-07-09 15:11来源: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905医院 疾病预防控制科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,即重症中暑,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,产热大于散热,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,超过40℃,伴有皮肤灼热、意识障碍(例如谵妄、惊厥、昏迷)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,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,一旦发生,死亡率极高。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,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(又称经典型热射病)。 热射病的常见症状
• 体温升高:体温升高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。患者核心体温多在40℃以上。 •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: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,早期即可出现严重损害,表现为:谵妄、嗜睡、癫发作、昏迷等;还可出现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表现,包括行为怪异、幻觉、角弓反张、去大脑强直等。部分患者后期可遗留长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,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减退、认知障碍、语言障碍、共济失调等。 • 其他症状:头痛、恶心、皮肤发红、皮温升高、 呼吸急促、心率加快、肌肉痉挛或无力。 认知误区 • 热射病和一般中暑一样 不同于一般的中暑,热射病是重症中暑的最严重状态。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体温升高,一旦核心温度超过40℃,就有可能出现意识障碍、肌肉抽搐、血压下降等症状。如不及时妥善救治就会引发多脏器衰竭,造成死亡。 • 热射病不会导致死亡,在家进行降温即可 热射病死亡率高达40-50%。人体的组织器官都由蛋白质参与组成,当人体温度异常增高时,这些组织器官中的蛋白质成分会像“煮鸡蛋”一样发生变性,导致体内脏器失去原有生理功能 。“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,也是热射病死亡率高的原因所在。日常发现有患者出现热射病症状时,不要犹豫,及时拨打120送医。 • 不出门就不会得热射病 长时间待在闷热、不通风的室内、穿衣过多,仍可能因热量积聚而发生热射病。特别是老年人、慢性基础疾病患者、孕妇和儿童等体质较弱群体。 • 只有夏天才会有热射病 工人在通风不良的高温厂房长时间工作、消防员面临极大火灾、冬季蒸桑拿等都可能有获得热射病的风险。 • 测量体温不高,就不是热射病 热射病需要测量核心体温,通常使用直肠温度。仅通过腋温来判断,并不能排除热射病。 • 吃冷饮就能预防热射病 吃冷饮不是预防热射病的首选,高糖饮料会导致身体失去更多体液,还会加重肠胃负担。
热射病的预防 Ø 关注天气预警,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出门。 Ø 户外工作者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下,避免长时间太阳直晒,合理分配作业和休息时间并做好防护。 Ø 鼓励儿童在户外玩耍时尽可能待在阴凉处,孕妇和老年人尽量待在凉爽通风的室内,合理加减衣物。 Ø 及时主动、多次、适量补充水分,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。 Ø 了解中暑相关知识,增强主动防暑意识。 Ø 如果不适,请及时就医,避免加重中暑症状。
热射病的急救 牢记 2个原则:白金10分钟,黄金2小时。 • 迅速识别,脱离热环境 在10分钟内迅速识别,立即脱离热环境。转移至通风阴凉处,尽快除去患者全身衣物以利散热。 • 迅速降温 核心温度在30min内迅速降至39.0℃以下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降温办法,就地取材。物理降温的部位为前额、头顶部和体表大血管,避开胸前区、腹部等禁忌部位。 • 合理维持体温 2小时内使核心体温降至38.5℃以下,当核心温度降至38.5℃以下后应停止降温措施或降温强度,维持直肠体温在37-38.5℃,以免体温过低。 • 保护患者安全 若患者意识不清或出现抽搐,应防止舌咬伤,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。 • 及时转运 无论症状轻重,必须及时拨打120就医。确诊热射病,一定要尽早收入正规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科进行系统、规范的治疗。
参考文献 [1]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(2019) [2] 尹思源.高温下,这份热射病“预防指南”请收好![N].新华每日电讯,2024-06-14(007). 资料来源: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905医院 疾病预防控制科 申明:本文所分享内容仅做宣教素材使用,若有侵权,请联系本平台及时更正或删除。 |
地址:河南省新乡市荣校路32号
公交:市内乘坐43路、10路到U9彩票站下
电话:办公室 0373-3838396 业务科 0373-3838390 职业病科 0373-3838373
住院部 0373-3838392 放射卫生科 0373-3838385
邮编:453000